【一场环城跑,就是一场秀。它妨害的不只是市民的健康,更是一座城市推进环境整治的动力。 】
全国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兰州,在元旦的第一天举行了一场环城跑。当天,仅当地环保部门公布的pm10污染指数就超过216,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,但比赛仍然如期进行,参加者多达万名,其中包括被学校安排“自愿报名”参加的数百名中小学生。
因污染成分复杂,兰州成了世界空气污染的教科书,同样因为主办因素纷繁,兰州环城跑堪为中国式长跑的教科书。
比如环城跑披着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外皮。之所以选择在污染最重的新年进行,很大程度上只为讨一个口彩,而且,由于这项活动在兰州已延续40届,它维系着从体育局到教育局多个部门数十号人的仕途和利益,所以,即便不为自身考虑,也没有哪任领导敢在自己手中掐断它的香火。
比如内在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。环城跑是各种商业冠名赞助的载体,亦是招商引资的引子,牵扯到的利益不知凡几——这一届,它刚刚“升级”为国际马拉松赛,所以别说就此取消,就算如网友建议的那样根据空气质量改期,都是谈何容易。
但是,环城跑的档期难以撼动,其根本原因还不是政绩和商业利益这些肉眼可见的“pm10”,而来自于看不见的“pm2.5”。这项活动在这座城市运作的一大重要目的,在于宣传——不是对外,而是对“内”,不是为了招商引资,而是为了通过万人长跑的欢腾景象,营造出“环境安全”的幻象,掩耳盗铃地淡化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,从而为自己多年来在环境问题上碌碌无为的懒政减压。
一场环城跑,就是一场秀。它妨害的恐怕不只是市民某一天的健康,更是一座城市推进环境整治的原动力。
这不只是一场持续数小时的长跑,而是一年一次的规模盛大的虚假宣传。它隐蔽地潜入兰州人的血液,让他们变得对现实安之若素。即便是那些逐渐知道pm2.5、了解污染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的人,其诉求也仍然只是停留在“保护孩子”的层面,换言之,对于自己,他们已然认命。
据报道,这次比赛个人报名“多达”300余人(已经创下近年来的新高),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9000多人,都是被各种组织机构安排参加,而非完全出于个人意愿。他们是服从者,是受害者,但在充当这次虚假宣传的群众演员的同时,他们又何尝不是事实上的“帮凶”。正是因为这些人年复一年的配合做秀(即便其中确有长跑爱好者,在此特殊时间地点,其做秀的实际功能亦无异),才使得兰州有关部门得以毫无压力地沉浸在一片安逸祥和的氛围中,即便周围早已黑云压寨。
所以,抵制环城跑,决不意味着严格依照空气质量的建议标准,就此放弃全年户外运动的权利——恰恰相反,抵制它是为了以行动和舆论倒逼有关部门,使之正视环境问题的迫切性,拿出真正切实有效的改善行动,而非年复一年地通过这场秀,使虚假的“环境安全”如看不见的pm2.5颗粒一样渗入和麻木市民的头脑。
说一声“不”肯定没那么容易,但也没那么难。每个人都正视和申张自己的权利,政府才会收缩它的权力,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。在这方面,北京已经作出表率,在无数家长电话的质询下,北京教委已同意“各学校在雾霾天自主进行课程调整”,迈出了正视问题的第一步。同样,如果没有来自全国网民的关注,pm2.5的官方监测机制也不可能那么快地启动,虽然,这一数据的公开,仍然遥遥无期。
这,才是一场不得不跑的“马拉松”。
评论